教育部长陈宝生谈思政教育:为学生筑起“承重墙”

来源:本站2018/3/22

思政教育


01

六个“一”

对于高校思政课,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思政观,不能把思想政治课和专业课割裂开来,不能让思政课脱离学生具体的成长环境和过程拔高起来,也不能让思政课脱离广大老师,特别是不能脱离思政课老师的育人过程、育人实践,不能孤立起来,要把思政课作为一个有机系统来对待。

第一个“一”出台一项计划。一项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要不断把优秀的老师充实到思政工作、思政课这支队伍里来。第二个“一”办一个会。即全国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果展示交流大会,检阅一下一年多来的具体成果。第三个“一”进行一次专题轮训。对所有的思政课老师轮训一遍。第四个“一”要啃下像教师思政、课程思政、网络思政这样一批“硬骨头”,解决思政课和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中的一些难点问题。第五个“一”要建设一批思政课发展创新研发中心,还有培训研修中心。另外在地方和高校建立“三全育人”的综合改革试点。第六个“一”要总结经验,树立推广一批先进典型和优秀课程。

02

三个“角度”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贯穿思政课建设,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一是从培养时代新人的角度,充分认识到高校要培养思想上合格、政治上可靠、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是从百年变局的角度,充分认识到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高校思政工作特别是思政课要更加关注深层次问题,思政课的师资、教材、教法、机制等各方面工作要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三是从风险挑战的角度,充分认识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一以贯之”是加强高校思政工作和思政课建设的根本遵循和主要内容。

03

六个“方面”

办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切实发挥其在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方面的重要作用,需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

立好办网之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和办网灵魂,积极应对意识形态工作新挑战,发展壮大网络思政力量。

强化能力建设。关键是要提高运用网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能力,把握好“能力+技术=网络实力”的内涵要求,切实增强服务师生能力、信息传播能力、接地气能力和把握节奏能力,不断提升网站的影响力和战斗力。

巩固壮大阵地。要把网站建设成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的新阵地、主阵地,基于网络特点,线上线下结合,统筹规划布局。

有效利用资源。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统筹运用各类资源,创新手段方式,把高校思政网建设成为新时代思政工作的优质资源,增强网站核心竞争力,以优质资源吸引资源、配置资源、创造新的资源。

改进传播方法。要及时研究总结高校思政网的呈现方式、表达方式、语言特点,学会用网络的、校园的、青年的传播方法,做好网站建设的各项工作,形成独具特色的方法体系,不断增强高校思政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敢于担当责任。既要担当起办好网站的责任,也要担当起确保网络安全的责任,更要担当起开创思政工作新局面、守好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责任。

04

四个“结合”

第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这个理论是来自于实践,是能够指导当代中国的实践。理论和实践结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筑起一个“同心圆”

第二,育德和育心相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对我们学生加强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把育德和育心结合起来,让他们成长为健康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说,通过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这样一种教育,让我们的大学生修筑起一座“承重墙”,将来走向社会能够承重,能够经得起各种考验

第三,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课堂内一定要改革思政课的内容、授课方式。课堂内要改革,我们今年要打一场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课堂外,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我们的大学生浸泡在文化中成长。

第四,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线上就是运用好信息化手段,运用好网络阵地,给他们输送正确的营养、健康的营养。线下就是要通过各种制度安排和健康的活动载体,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创造性,健康成长。

05

五个“做”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狠抓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务求实效。要把工作做“深”,深到加强和改进思政工作的规律性层面;把工作做“细”,细到师生的心里;把工作做“小”,小到具体问题;把工作做“全”,全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把工作做“好”,好到特色创新,各打各的优势仗,各走各的特色路;把工作做“实”,实到全面落实“四个合格”。

06

四个“怎么”

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将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需要在更深层次解决怎么看、怎么学、怎么干、怎么评这四个关键问题。

怎么看。要集中精力看根本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要旗帜鲜明看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和“四个服务”落实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要立场坚定看根本保证,全面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要与时俱进看改革创新,将改革创新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怎么学。要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改进学风。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主线,学习讲话对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全面阐释,学习讲话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

怎么干。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着眼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抓好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抓好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怎么评。要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供给侧、需求侧和管理层入手,健全责任体系和制度保障,聚焦思政工作的供给与落地,评工作效果。 

07

五个“攻坚”

一是思路攻坚。思政课是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教育战线的具体实践形式,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要将中央精神和学校思政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形成加强思政课建设的创新思路,解决不适应思政课建设的问题。二是师资攻坚。要从增强思政课建设生产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切实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三是教材攻坚。要将活的现实、活的理论融入思政课教材这一思政课建设的依据,让思政课教材有温度、有触感、高质量,从根本上改变口号多于理念、概念多于实际的情况。四是教法攻坚。思想资源是丰富的,实践案例是丰富的,缺的就是适宜的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讲,思政课就是方法之课。要用适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方法,将我们党丰富的思想资源和鲜活的实践案例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五是机制攻坚。思政工作是我们党的创造,思政课也是我们党的创造。思政课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形成符合思政课发展规律的运行机制、考评标准,切实提高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培育出一批品牌课,成长涌现一批好老师,推动到课率、抬头率大幅提高。

08

五大“关系”

教育的思想和思想的教育。教育的思想服务于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的方向;思想的教育着力于灵魂的塑造,是教育的核心。

教育的使命和使命的教育。教育的使命是教育的价值取向,使命的教育是教育的责任担当。

教育的行为和行为的教育。教育的行为是教育活动的基础,行为的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指向。注重教育的行为同重视行为的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育的生活和生活的教育。教育就是生活,生活也是教育,这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方法和方法的教育。教育的方法决定着教育的效果,方法的教育体现着教育的传承。

09

四大“维度”

“有虚有实”。从内涵和方法来看,思想政治工作是务虚和务实的统一体,必须虚实结合,求得实效。要做到思想政治工作“虚”功“实”做、“实”功落地,切实把“软指标”变成“硬约束”。

“有棱有角”。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意识形态的基本属性,必须旗帜鲜明、棱角分明。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要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加强对校园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防范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在高校里的传播。

“有情有义”。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理性原则和情感原则的辩证统一,注重情和义、情和理的交融。力避千书一面的“大一统”、千人一面的“一般齐”,加强对工作、服务和教育对象的供给侧、需求侧研究,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

“有滋有味”。做思想政治工作如同“烹小鲜”“制大餐”,既要营养健康,又要新鲜美味。要按照“配方新颖、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终身受用”的要求,把深刻的道理通过鲜活的教育载体与表现形式讲清楚、讲透彻,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010

三大“要求”

入“深”入“细”。深,是指深刻理解和掌握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规律性、前沿性问题研究,立足整体、着眼长远,强化学理化支撑,推动工作实践向纵深发展。细,是指精细到师生内心,精准施策、定向发力。结构上、内容上、措施上都要细,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这门“微雕艺术”,有温度、有质感,可触摸、可感通。 

落“小”落“全”。小,是指聚焦小的具体问题,由“大”至“小”,由“小”入“微”。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握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成长需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是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三“全”并举,着力“大思政”,构建“大格局”。

做“好”做“实”。好,是指有特色、能创新,各打各的优势仗、各走各的特色路。着力培育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示范区”,着力打造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综合改革试点的“示范区”。实,是指做实功、谋实效、求实绩,努力实现“四个合格”的目标要求。要推动绩效化评估,加强督导化检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各项任务全面落实。